国家队运动员体测-国家队运动员体测标准表
1.周琦助跑摸高是多少,能否打破中国摸高纪录?
2.CBA体测改革是创新还是妥协
3.2022国家队体能37分有希望吗消防员
4.你如何看待傅园慧预赛第一无缘接下来赛程?
5.如何看待 2020 全国游泳冠军赛余贺新、傅园慧等运动员预赛第一,却因体能不合格无缘决赛?
6.李晓旭跟腱断裂恐无缘新赛季,CBA体测该不该取消
周琦助跑摸高是多少,能否打破中国摸高纪录?
周琦在NBA选秀的体测数据出来了,身高为216.5 cm, 臂展233 cm, 站立摸高286 cm,由于臂展的优势,周琦的站立摸高与姚明相同。周琦最大助跑弹跳为32英寸,约合81 cm,加上周琦的站立摸高2米86,那么周琦的最大助跑摸高应为 3米67,与易建联的助跑摸高相同。
81 公分的弹跳,对于一个身高接近220cm的内线球员是比较不错的。对比一下2米13的奥登原地起跳高度86公分,再综合黑人本身的运动天赋可以看出,周琦的身体条件不算差。
周琦早年经历——
1996年1月16日,周琦出生于河南新乡,父亲身高1.96米,母亲身高1.82米,年轻时二人均是篮球运动员。
2002年,6岁半的周琦开始了正式的篮球训练,9岁进入辽宁省阜新篮球学校,开始参加一系列正式比赛。
2009年,在辽宁省男子乙组比赛中,周琦从12支队伍的各路篮球尖子中脱颖而出,开始受到关注。
2014年,周琦正式与新疆广汇飞虎俱乐部完成签约,2014-15赛季周琦身披新疆男篮的战袍征战CBA联赛。
2017年4月7日帮助新疆队以总分4-0击败广东队,夺得2016-17赛季CBA联赛总冠军,并荣膺该赛季CBA年度最佳防守球员。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周琦
CBA体测改革是创新还是妥协
经过三天的测试,改革后的首次CBA体测26日在北京体育大学结束。运动员们共接受了往返跑、两分钟强度投篮、一分钟负重深蹲以及四十秒卧推等项目的测试,本次体测的结果将于近期揭晓。
今年8月,中国篮协在官网上发布公告,宣布对新赛季CBA的体侧进行改革,将不再采取全部注册本土球员参加测试的模式,而是通过抽签从每支队伍中选择两名队员进行检测,过去的南北分区形式也被取消。此外,因伤无法参加本次体测的球员将在新赛季开始五轮后,与本次体测未合格通过的球员共同进行补测。
此次改革内容中还有一项特殊规定:凡年满36岁以上(含36周岁)曾效力过国家队、并参加过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和亚锦赛四项重大比赛的运动员给予免测,符合此规定的运动员不参与此次体测抽签。
从名单来看,本次被抽中的球员中,年龄最大的为四川金强35岁的老将孟达,年龄最小的是浙江稠州18岁的小将程帅澎。球员们在三天时间内要参加四个项目的测试,而每个运动员因为个人特点不同,擅长的项目也有所差异。
今年刚从江苏肯帝亚回归北京首钢的常林是一名力量十分出色的内线球员,他在完成卧推和负重深蹲的时候毫不吃力,其中后者的成绩达到了60秒25次。与常林相比,老将孟达在完成项目时显得气喘吁吁,甚至到最后阶段必须咬牙坚持。但他在25日的2分钟强度投篮中发挥亮眼,交出了25中18的出色成绩。
坐在球场边用手机计算着自己分数的常林表示:“每个人都有几率被抽到,所以还是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不能心存侥幸。体测是对训练效果的评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常林自测得分约为65.6,通过体测的难度似乎不大。
在体测中,青岛队后卫张骋宇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这次体测如果是全队都测试,一个夏天大家都会为这个去准备。现在抽两个人,不知道能不能抽到自己,所以准备方面可能不够充分,不过既然抽到我了,就会全力以赴来完成。”
历年的CBA体测都广受关注。在去年的体测中,辽宁队的李晓旭在往返跑中受伤,因此错过了整整一个赛季的征程,而辽宁队也止步半决赛。“CBA体测是否合理”这个话题在网络上也曾不时引起争议。
尽管类似“休赛期的奥尼尔来CBA也没法通过体测”的观点有些极端,但一部分球迷认为,从“职业化”的角度看,对于球员体能和训练情况的检测和管理,最终还是应该由俱乐部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如果球员在休赛期没有能够通过刻苦训练保持自己的状态,也会影响到自己整个赛季的对抗能力和竞技水平,球员本身应该做到自觉。
也有网友评论称,体能储备这项工作更多应该由俱乐部负责,大规模集中体测会导致球员受伤的可能性增加,本次改革也可以看做是篮协做出了让步。不过也有人持不同的观点:“体测是检验一个球员休赛期训练成果的办法,其目的在于督促球员在休赛期不要懈怠,保持状态,所以体测还是需要的。”
2022国家队体能37分有希望吗消防员
2022国家队体能37分有希望录取消防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2022应急管理部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招募消防员体测项目及标准中规定,体能测试实行量化评分,单项有效成绩为1分到15分,总成绩最高40分,37分是很高的分数了,有希望录用成为消防员。消防员,政府或民间团体所成立的救灾救人团体成员,消防员的职责主要为消灭火灾及救护服务,同时也参与其他救援工作。
你如何看待傅园慧预赛第一无缘接下来赛程?
在近期中国的全国游泳锦标赛上,傅园慧在预赛中拿下了第一名,但是由于体测未过关,所以傅园慧很可惜的无缘了接下来的赛程。体测是中国新出了一个政策。这个政策针对的是所有的运动员,运动员只有通过了体测才能参加比赛。我认为傅园慧无缘决赛,这不仅与体测有关也与傅园慧的训练有关系。
一、近年来训练状态不佳导致体能下降对于中国游泳女子国家队的名将傅园慧来说,体能一直是对于傅园慧一样很大的考验。而在里约奥运会中,傅园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因为她夸张的赛后采访,傅园慧在中国的网络上走红了。在里约奥运会后,傅园慧不仅仅是一名运动员,她也是一位网红。与此同时,傅园慧的接受到了很多综艺。在近几年,傅园慧频繁的在各大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上出现。频繁的上综艺节目,这难免会给傅园慧的训练带来很多的阻碍。傅园慧的训练也因此受到影响。导致傅园慧近几年在赛场上因为体能不佳的原因没有太好表现。
二、体测存在不合理性虽然说傅园慧无缘接下来的赛程这和傅园慧的体能下降有着不小的关系。但是傅园慧无缘比赛主要原因是因为体测没有过关。但是一名运动员能在预赛中拿到第一名的好成绩,实力和能力是足以去参加接下来赛程比赛的。一个运动员的能力与否是不可以用区区一个体测来衡量的。因为每个运动员的专项是不一样,他们所需要的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仅仅因为体测不过关就不能参加接下来的赛程,我认为是不合理的。而且这对于运动员一直以来的训练是非常不尊重的。
希望中国体育协会能就傅园慧这次的事件引起重视,研究中国体坛所出现的问题,改良体测政策,让中国体育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如何看待 2020 全国游泳冠军赛余贺新、傅园慧等运动员预赛第一,却因体能不合格无缘决赛?
打开头条,傅园慧又火上了热搜。不过这一次不是她搞笑的表情和充满“洪荒之力”的段子。
傅园慧是一个大家喜欢的运动员。接地气,不做作。这次她取得预赛第一的成绩大家都为她高兴,但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优秀的运动员竟然因为“体测”成绩差而无缘决赛。
国家队的体测是“地狱难度”?
一个能在预赛中游第一的运动员你说她身体素质差我是不相信的。这可是拥有“洪荒之力”的傅园慧呀。据了解,初傅园慧外,在此次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达标赛中,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以21秒79打破男子50米自由泳预赛打破宁泽涛保持的全国纪录的余贺新,
以15份45秒59打破女子15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的王简嘉禾。
以及在预赛中都拿下第一名的于静瑶和方喆。
他们均因为体能测试成绩不达标而无缘决赛。
这样的结果让人瞠目结舌。
一个个能破全国乃至亚洲纪录的运动员无缘决赛?他们的体测竟然会不过关?一时间网友们吵翻了天。
面对网络上的质疑,中国游泳协会主席周继红强调这是为了鼓励运动员在基础身体能力和专业运动表现上,都能对标世界顶尖水平。
中国的运动员尤其是男足体能差一直被诟病。强调运动员要有优秀的身体素质无可厚非。但体测的标准却让人不解。
比如游泳运动员表示,他们在水里游得快,但跑3000米实在不是他们擅长的项目。因为这个无缘决赛实在有点冤。就像让打排球的朱婷去游泳一样,游得慢就不能打球是不是很荒谬。据说棋类运动员也要测1000米跑、立定跳远、座位体前屈等项目。不知道柯洁听到这样的消息会不会哭晕在厕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术业有专攻。强调运动员的体能没毛病,但测试的手段能不能不那么教条。游泳运动员难道不能通过游泳来测试体能吗?如果这些游戏的运动员因为这样的原因无法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真正高兴的应该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吧。我们没有败给敌人,却败给了自己。之前乒乓球队就是因为一些不合理的管理办法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非议,希望类似的“闹剧”不要在游泳队重演。
李晓旭跟腱断裂恐无缘新赛季,CBA体测该不该取消
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辽宁男篮官方微博透露,在昨日体测过程中受伤的球队内线李晓旭确认为右脚跟腱断裂。他将马上前往北京接受治疗,突如其来的消息让球迷们及其震惊。
李晓旭是在昨天的体测中受伤的。在昨天的体测中,辽宁男篮在折返跑的测试当中,第三组测试的李晓旭,在折返跑过程中突然倒地,表情十分痛苦。在经过队医简单处理后,李晓旭被队友背离测试场,送往医院。今晨确诊为右脚跟腱断裂,目前还不清楚需要恢复多长时间,但就跟腱断裂一般需要恢复两三月来看,元旦前的联赛晓旭不一定能赶上了,这对于辽宁内线轮转和球队磨合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消息一出,不少球迷开始吐槽体测,认为其存在完全没有必要,要知道,在包括NBA的其他联赛,都是不存在这样一个测试的。而对于体测该不该取消一事,CBA球员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天津大将田垒说:体测有利有弊吧,但就我个人而言肯定是不希望参加了。而刚刚转会青岛的中锋苏伟则面带微笑的说:我听领导的。
其实,关于体测有没有必要,该不该取消,是每个赛季的休赛期都会谈到的话题。早在2012年,著名篮球评论员杨毅针对此事就发表过看法:“我认为CBA体测非常不合理,或者可以说,至少制定体测规则的人不是十分懂篮球,一刀切解决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问题不是唯一的办法,光靠体测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身体素质不太现实。加强运动员的竞争机制,这才是最有效的办法。”
CBA体测的一手策划者正是今年国家队主教练宫鲁鸣,针对体测,他曾说:“体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监督运动员训练,绝不让一些不达标者浑水摸鱼打联赛。”众所周知,由于CBA联赛竞争力不足,队内淘汰机制也不够严格,每年打完联赛的休赛期,很多球员都会不注重训练,而导致新赛季开始时体能下降过多。
在每年的体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往往球队新人的成绩较为突出,而在球队效力多年的队员经常会出现“体测不过”的问题。今年的北方赛区的体测中,来自山西队的新秀王洪,就夺得了折返跑测试的第一名。
那么,CBA体测究竟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宫鲁鸣对于体测的初衷只是监督球员的基本功和体能训练,因为所有的技战术都是建立在良好的体能和基本功之上的,而中国球员最缺少的就是这一点,想想国家队有多少次与对手纠缠前两节,但是等到下半场体能下降,就被一波流带走了。这其实是无奈之举,是监督强迫球员在休赛期刻苦训练,国家队每年集训也都在练体能,这其实都是在交“联赛欠的账”。
随着李晓旭这次体测时的受伤,体测的合理性恐怕又要被推倒封口浪尖。这种高强度体测确实是不符合运动规律的,如果平时训练不够,在这种高强度体测中的受伤,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当然想取缔体测,让球员自觉高水平训练,在实战中有更好的发挥。我想如果有更好的球员竞争机制,让球员感受到压力,努力去训练,这种效果肯定会比逼着球员练体能要好得多吧。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