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对阵巴勒斯坦-叙利亚对阵巴勒斯坦谁赢了

tamoadmin 2024-11-12

1.新王国时期的与赫梯的争霸战争

2.亚运男足对阵表

3.巴勒斯坦战争中双方的军力部署是什么样的?

4.现在叙利亚局势是怎么样的?

5.为什么巴以冲突没有和好的想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6.叙利亚紧张局势怎么开始的

新王国时期的与赫梯的争霸战争

叙利亚对阵巴勒斯坦-叙利亚对阵巴勒斯坦谁赢了

公元前14世纪到13世纪初,埃及同赫梯在叙利亚及巴勒斯坦地区争霸。

背景:

①交战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从埃博拉国之后,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诸邦林立、小国无力抵御外来入侵。

②埃及政策失当。图特摩斯三世对外征伐,使得埃及获得叙利亚巴勒地区的控制权,但是埃赫那吞大搞改革,忽视小国的请求,未能巩固霸主的地位。

③赫梯实力强盛,最早使用铁器,这个时候正处于最强盛的新王国时期。打败了米坦尼王国以后,与乌加里特结成同盟,后来又因为阿鲁姆背叛赫梯转投埃及,两国直接对峙。

过程:

①埃及第十班王朝后期争霸战争爆发。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两个国家都试图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霸权,赫梯和亲的王子到埃及以后被杀,成为战争的导火索。这个时候埃及正在进行埃赫那吞改革,没有力量顾及在西亚的属地,导致了一些属地宣布独立,或者投奔赫梯。

②埃及第19王朝初期争霸战争继续。拉美西斯一世等几位法老多次用兵西亚,向赫梯夺回属地,取得了不少的胜利,但是埃及没有能够恢复全部的属地。

③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争霸战争达到高潮。双方在卡迭石城会战,拉美西斯二世被埃及国王伏击,险些被俘虏,最后埃及的援军赶到,打败了赫梯的军队。

④公元前1283年争霸战争结束。卡迭石战役以后,拉美西斯二世还多次出兵镇压反叛势力,一直到公元前1283年,赫梯的新国王与拉美西斯二世弟结了《银板合约》,这标志着争霸战争的结束。

影响:

①地区关系趋于稳定,国际关系影响深远。埃及与赫梯相隔千里,两个强国为了争夺各自国境外的重要地区长期作战,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战后签订的《银板合约》,也是第一部完整的国际和平条约对后世签订国际条约起到了借鉴作用,对国际关系具有规范意义。

②各文明之间的联系增强。周围其他大国的参与,使得东地中海一带文明古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逐渐打破孤立与隔绝的状态,更加的有机联合起来。

③埃及与赫梯的实力严重衰弱。公元前13世纪末,赫梯王国被海上民族所征服,被亚述帝国所逐渐消灭,埃及也因为海上民族的入侵而遭受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亚运男足对阵表

亚运男足对阵表如下:

1、2023年9月19日

19:30中国vs印度

16:00越南vs蒙古

19:30沙特vs伊朗

16:00孟加拉国vs缅甸

16:00巴林vs泰国

19:30韩国vs科威特

16:00朝鲜vs中华台北

19:30印尼vs吉尔吉斯斯坦

2、2023年9月20日

16:00乌兹别克斯坦vs阿富汗

19:30叙利亚vs中国香港

19:30日本vs卡塔尔

3、2023年9月21日

19:30缅甸vs中国

16:00蒙古vs沙特

19:30伊朗vs越南

16:00印度vs孟加拉国

16:00科威特vs巴林

19:30泰国vs韩国

16:00中华台北vs印尼

19:30吉尔吉斯斯坦vs朝鲜

19:30中华台北vs印度

16:00朝鲜vs柬埔寨

4、2023年9月22日

16:00阿富汗vs叙利亚

19:30中国香港vs乌兹别克斯坦

19:30卡塔尔vs巴勒斯坦

19:30中国vs蒙古

16:00越南vs尼泊尔

19:30日本vs孟加拉

16:00中国香港vs菲律宾

19:30韩国vs缅甸

5、2023年9月24日

19:30中国vs孟加拉国

19:30越南vs沙特

19:30伊朗vs蒙古

19:30缅甸vs印度

16:00吉尔吉斯斯坦vs中华台北

19:30韩国vs巴林

16:00朝鲜vs印尼

19:30泰国vs科威特

16:00印度vs泰国

19:30柬埔寨vs新加坡

6、2023年9月25日

16:00乌兹别克斯坦vs叙利亚

16:00中国香港vs阿富汗

19:30巴勒斯坦vs日本

19:30蒙古vs乌兹别克斯坦

中国国家男子足球亚运队球队历史

2020年10月26日,亚历山大·扬科维奇出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1999年龄段)主教练,备战杭州第19届亚运会。

2021年1月11日至24日,为备战杭州第19届亚运会,U-22国家男子足球队赴海口组织2021年第一期集训;3月18日至4月2日,赴广州组织第二期集训;6月5日至17日,赴大连市组织第三期集训;10月5日至23日,赴香河组织第四期集训;11月1日至10日,赴杭州中泰足球训练基地组织第五期集训。

2022年1月13日至26日,为备战杭州第19届亚运会,U-23国家男子足球队赴海口组织2022年第一期集训;3月3日起,赴海南省海口市组织第二期集训,并参加“迪拜杯”国际足球锦标赛。

2023年2月4日至2月14日,国家男子足球亚运队赴佛山市组织2023年第一期集训;2月24日,德扬·久尔杰维奇出任中国国家男子足球亚运队主教练;6月10日至6月20日,赴浙江省金华市组织第二期集训并参加金华国际足球邀请赛;7月27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男足比赛分组抽签结果出炉,作为东道主,中国男足亚运队同孟加拉国、缅甸、印度分在A组。

巴勒斯坦战争中双方的军力部署是什么样的?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国家军队在数量上比以色列部队略占优势。其中埃及出兵7000人,外约旦“阿拉伯军团”7500人,叙利亚5000人,伊拉克1万人,黎巴嫩2000人,“阿拉伯解放军”和“阿拉伯拯救军”1万余人,合计4万多人。

空军装备有各类飞机131架,舰船12艘,坦克装甲车240辆,各种野战炮140门,而以色列总兵力只有3。4万人,各类飞机33架,舰船3艘,几乎没有什么大炮、装甲车。

现在叙利亚局势是怎么样的?

叙利亚的局势一直都不容乐观,2021年4月8日,以色列空袭叙利亚大马士革郊区,叙利亚政府军防空部队击落了大部分导弹,4名叙利亚军人受伤。

2021年5月5日叙利亚军方宣布,以色列凌晨空袭叙沿海地区多个目标,造成1人亡、6人受伤。?

2021年6月8日23时36分,以色列从黎巴嫩领空向叙中部和南部多个目标发动空袭。叙防空系统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击落部分导弹,袭击仅造成设施损毁。声明未明确以色列空袭目标的具体性质。

叙利亚内战战争影响

从国内层面看,叙利亚日趋“碎片化和激进化”。教派仇杀日益残忍,在2011年11月,教派仇杀就横扫叙利亚第三大城市-中部最大的逊尼派聚居地霍姆斯市。

联合国调查团在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叙军与武装之间的政治变革战已演变成一场“公开的教派”之战,“面对威胁,叙利亚境内的种族、宗教少数族裔在冲突中日益选边站,进一步深化教派分裂”。

2013年5月2-4日,在政府控制的、主要居住着和基督徒的塔尔图斯省两个逊尼派飞地,先后发生大屠杀事件。

为什么巴以冲突没有和好的想法?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我自己知道,但网上写的更全面。摘自网络。给个最佳答案吧,:)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成为巴勒斯坦最早居民。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丁人在沿海建立国家。“巴勒斯坦”一词的原意是指“腓力斯丁人的土地”。公元前13世纪未希伯莱各部落迁入巴勒斯坦,并曾先后建立希伯莱王国及以色列王国。在希伯莱语中,“巴勒斯坦”被称之为“埃莱兹·以色列”,意为“以色列之地”。此后巴勒斯坦又先后被亚述人、巴比伦人、波斯人及罗马人占领和统治。公元622年,阿拉伯人在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后不断迁入,并与当地土著居民同化,逐渐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为这里的主要居民。16世纪奥斯曼帝国吞并巴勒斯坦,但并没有改变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属性。

19世纪末20世纪初,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批移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即以约旦河为界把巴勒斯坦分为东西两部份,东部称外约旦(即今约旦王国),西部仍称巴勒斯坦(即今以色列、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为英国委任统治地。此后,世界各地犹太人开始陆续移居巴勒斯坦地区。在犹太人纷纷涌入巴勒斯坦的过程中,犹太人与当地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发生过多次流血冲突。1947年联合国安理会第181号关于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规定:巴勒斯坦在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后建立犹太国(约1.52万平方公里)和阿拉伯国(约1.15万平方公里),耶路撒冷(176平方公里)国际化。

中东战争

以色列宣布建国后,阿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争。以色列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全部巴勒斯坦领土,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其中最主要的战争有5次。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成立。翌日,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占领了第181号决议规定的阿拉伯国大部分领土,并强行占领了西耶路撒冷。当时的约旦国王阿卜杜拉占领了划归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共526公里。有近100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1956年10月29日晚,以色列在英、法唆使下入侵埃及领土西奈半岛,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31日,英、法对埃及进行海空军轰击,随即侵入埃及领土。12月22日,英、法军队全部从埃及领土撤退,以色列军队于1957年3月全部撤出埃及领土,战争结束。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向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动大规模的突然袭击,第三次中东战争即“六·五”战争爆发。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耶路撒冷城的约旦管区、埃及的西奈半岛和叙利亚的戈兰高地,共达6.57万多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使近50万阿拉伯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在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下,向以色列发起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战争,即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十月战争”。埃及军队在战争中,横渡苏伊士运河,摧毁了“巴列夫防线”。叙军一度打到太比利亚湖。但是由于超级大国插手等原因,最后被迫在10月25日停战。

1982年6月6日,以色列悍然出兵入侵黎巴嫩,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中,以色列又占领了黎巴嫩南部一条10-15公里宽的狭长地带。

中东和平进程

为了恢复民族权利,重返家园,巴勒斯坦人开始了武装斗争。1964年5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简称“巴解组织”)宣告成立,开始反对以色列入侵的武装斗争。此后,巴解组织改变谋求建国的斗争方式,开始以和平谈判来实现建国的漫长历程。

1988年11月15日,巴解组织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此后有130多个国家先后承认巴勒斯坦国。由于没有自己的领土,巴勒斯坦国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

1991年10月马德里中东和会召开,阿以间开始艰难的和平谈判。这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第一次坐到一起试图解决长达40多年的冲突。这次会议构筑了中东和谈的基本框架--和谈分成双边会谈和多边会谈两个层次,确立了以“土地换和平”的基本原则。1993年9月13日,巴以双方第一个和平协议--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在华盛顿签署。根据协议,巴勒斯坦人首先在加沙-杰里科地区实行自治,临时过度期为5年。

根据1994年5月,巴以双方签署的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最后协议,5月4日巴勒斯坦开始自治。1995年9月巴以双方签署了塔巴协议,以色列军队先后撤出约旦河西岸的7座主要城市,由巴方自治。1996年5月4日,巴以开始就关于巴勒斯坦最后阶段谈判进行了首轮会谈。

但以色列在1996年6月内塔尼亚胡执政后,背弃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强调以“安全换和平”的原则取而代之,使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尽管巴以先后签署了《希伯伦协议》和《怀伊协议》,但终因以政府的拖延而未能彻底执行。1999年5月,巴拉克当选以色列总理。为落实怀伊协议,巴以签署了《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双方同意1999年9月13日开始最终地位谈判,并于2000年2月15日前就耶路撒冷地位等问题达成框架协议,9月13日前达成最终协议。由于以方蓄意拖延,协议条款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2000年7月巴以美三方首脑会晤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戴维营举行。因涉及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犹太人定居点前途、巴难民回归以及水资源分配等棘手问题,会谈未能达成协议。同年9月28日,以色列强硬派***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流血冲突。2001年3月沙龙政府上台以后,巴以关系更加恶化。

巴以冲突的关键

巴以和谈中的主要问题是耶路撒冷地位、边界划分、巴勒斯坦难民回归、犹太人定居点和水资源等关键问题。

长期以来,以色列在它所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大量兴建犹太移民定居点。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以色列已建立200个定居点,犹太移民达10.4万。以色列的犹太移民政策是谋求通过改变其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上的人口结构,建立一个从约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国。

据联合国高级难民署统计,目前全球大约有2600万难民,而巴勒斯坦难民是其中最大的难民群落,总数接近350万。从第一代难民的出现到目前已经有52年的历史,接近3代人。据巴勒斯坦中央统计局1996年的统计,其中难民约为470万人。

耶路撒冷问题是巴以和谈的最关键、最棘手问题。耶路撒冷问题是指耶路撒冷的主权和归属问题。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65万,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全城由旧城和新城两部分组成。旧城即东耶路撒冷,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包括大小33个阿拉伯村庄,居住着10多万阿拉伯人。新城即西耶路撒冷,是在19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

组成整个耶路撒冷市的东耶路撒冷和西耶路撒冷不是个行政区划概念,而是个政治、地理甚至是民族概念。第一次中东战争结束后,原本被联合国指定为国际城市的耶路撒冷被阿以双方的停火线由北向南切割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区被约旦(当时叫外约旦)占领,西区被以色列占领。分割东、西耶路撒冷的停火线由于在以色列地图上是绿色的,所以又称为“绿线”。以色列建国前,大量犹太移民居住在新开发的西耶路撒冷,故西耶路撒冷又称犹太区,东耶路撒冷过去一直是阿拉伯人占居民的绝对优势,被称为阿拉伯区。1950年以色列宣布其占领的西耶路撒冷为首都。1967年以色列夺取东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7月通过法案,宣布统一的耶路撒冷为以色列“永恒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始终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1995年12月4日,联合国通过决议,将以定都耶路撒冷视为非法。

根据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的协议,耶路撒冷问题将在巴以最终地位谈判中解决,此前任何一方均不得采取单方面的行动改变现状。但是以色列方面仍我行我素,坚持耶路撒冷是其“统一的和永久的首都”,并继续推行在东耶路撒冷兴建犹太人定居点计划。1999年9月巴以最终地位谈判启动后,双方围绕耶路撒冷地位问题进行了几十轮公开和秘密谈判,但始终无法克服双方在该问题上的巨大分歧。特别是2000年7月巴以美戴维营首脑会谈,由于巴以双方在耶路撒冷最终地位等问题上分歧巨大,会谈最终未能达成协议。巴方坚持认为,根据联合国242号决议,以色列必须撤出在1967年战争中占领的东耶路撒冷。因此,与以色列共同拥有耶路撒冷或收回东耶路撒冷是巴方不容改变的谈判底线,没有东耶路撒冷,就绝不同以色列签署结束战争状态的永久和平协议。

叙利亚紧张局势怎么开始的

自今年三月份以来,叙利亚局势,一直处在恶化阶段,现正上升成为一个国际化问题,众多国家纷纷把目光投向这个人口不多但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叙利亚的动荡局面仅仅是因为国内的反对派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首先,反对派可以说是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导火线。自从三月十八号政府与民众发生一定程度的流血冲突之后,叙利亚反对派的人数日渐增多,实力也就日渐壮大。如今叙利亚反对派的实力虽然与叙利亚政府存在明显的悬殊,但反对派已经是骑虎难下没有退路,既然已经把事情闹大了,他们就必然会与政府拼个你我活。也许从开始,反对派并没有想到现在这种局面,他们只不过是想督促政府加快改革,尽快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却没想到卷起了一场举世震惊的风波。

其次,造成叙利亚当今局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叙利亚政府本身,叙利亚政府在世界上一直没有什么话语权,就像软弱无能的清政府一样,落后就会挨打,叙利亚也无法逃脱这个自然规律。而事实上,叙利亚比清政府的状况是好很多的,现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无缘无故公然地挑起事端。这也给叙利亚政府一个台阶下,只要叙利亚政府能自己解决这次事件,西方国家也就不好插手此事。所以,叙利亚政府若能处理好与反对派的关系,并加快改革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那么叙利亚的局势或许能够停止恶化,至少不会重蹈利比亚的覆辙。

另外,从叙利亚的地理位置来看,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和巴勒斯坦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如此看来,叙利亚是连接中东各个国家的纽带,只要控制了叙利亚,就几乎等于控制了整个中东,这么大地一块肥肉怎能不使西方各国对其虎视眈眈。流经叙利亚的幼发拉底河从叙利亚东部经伊拉克注入波斯湾,阿西河纵贯叙利亚西部经土耳其注入地中海,叙利亚是中东一些国家出入地中海的走廊,控制了叙利亚也就给西方国家的航运带来很大的有利之处。所以,叙利亚自身优越的地理位置也是导致叙利亚局势动荡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一个难以避免的原因。

从主观来说,叙利亚的动荡不仅是由于叙利亚优越的地理位置引起的,还有叙利亚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叙利亚是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其财政收入也主要来源于石油出口。一直以来,中东的局势就很不稳定,从伊拉克、伊朗到利比亚,再到现在的叙利亚,其实一直都离不开“石油”两个字,说了那么多的中东问题,归结起来就是“石油问题”。虽然,在表面上资本主义国家为中东问题找了很多借口说是核武器问题,但最后得出的结果都与核武器毫不沾边,任何人都想得到,“核”问题,只不过是资本主义打的一个旗号而已。而这次的叙利亚内乱,也只不过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想借“和平”的借口,为自己国家经济发展找好资源的来源。

现在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国家会不会对叙利亚动武的问题。其实在本质上说,叙利亚当今局势的造成,和西方国家是密不可分的,现在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就是,叙利亚反对派有到国外接受一些培训,这就说明叙利亚反对派有一些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给他们撑腰,所以他们的腰杆自燃就硬了,他们认为他们有更多的筹码来推翻叙利亚当前政府的统治。,于是,叙利亚反对派走上了反对国家政府统治的不归路,并且越走越远,绝不回头。

面对现在国际上对叙利亚采取的一些措施,俄罗斯的态度也令世界上很多国家感到吃惊,表面上俄罗斯做了个大好人,说是要维护叙利亚的利益,坚定地站在叙利亚这边,谁要是与叙利亚为敌,就表明是与俄罗斯为敌。这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还不懂俄罗斯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表面上俄罗斯与叙利亚巴沙尔政权关系密切,暗地里却还与其反对派眉来眼去。今夏以来,俄方已多次邀请叙利亚各反对派代表赴莫斯科,具体去莫斯科是不是去谈判,希望最终取得和平,这谁也不知道。当刚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现已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时,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正星夜兼程,奔赴叙利亚海域,并将与黑海舰队舰艇会合。这虽然说是站在叙利亚的这边,但有谁能够保证这不是一场形式不同的军事侵略。

正如“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一样,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每个国家都从自己国家的利益出发来考虑别的国家的生存亡。美国将“乔治·布什”号航母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是为了美国自身的利益,而俄罗斯将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驶向叙利亚海域就不是为了自身利益了吗?在我的观点看来,叙利亚只不过是一个最无辜的国家,叙利亚原本只不过是要对付自己国家的一些实力不济的反对派,现在却要面对强大的西方各国的强大阵营。虽然在表面上,现在西方国家还未对叙利亚动武,但叙利亚这块肥肉资本主义国家会轻易放过吗?就算没有反对派这根导火线,叙利亚也难逃资本主义国家的吞食,只不过是时间的先后问题。

这么说来,叙利亚现在的局势是历史的必然,叙利亚当前政府与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只不过是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来干预叙利亚的政治而已。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叙利亚政府的军队实力与反对派的实力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叙利亚政府的军队实力都是不容小觑的,这给西方国家造成一定困扰。若像利比亚一样,国家过度委员会有能力建立新政权,那么至少不会让西方国家觉得那么为难,西方国家就可以易如反掌地将叙利亚揽入自己的怀里。但是现在的叙利亚让西方国家感到头疼,就是如果用武力解决,这必将给自己国家带来很大损失,毕竟战争的场面是谁都不想看到的。尽管控制了叙利亚能够得到很大的利益但是,在得到利益之前要付出的代价之大也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所以西方必定不会轻易地冒这个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动武不是不可能的,但也不是必然的。

造成叙利亚当今局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个人因素,那就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自己的原因。巴沙尔在叙利亚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他十分重视科技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倡导计算机的应用与普及,他为人谦和,憎恶腐败,出身豪门,平素却无豪门子弟的纨绔之风,这说明了巴沙尔本人具有很大的人格魅力。而巴沙尔的个人魅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拉拢了叙利亚的民心,使叙利亚有一定的实力来抵抗西方国家的逼迫。现在,很多人也在想巴沙尔的结局会不会跟卡扎菲有得一比,但我从个人的角度认为是不会那样的,我本人认为巴沙尔一定不会走上卡扎菲的结局,主要是因为巴沙尔无论是在战事上还是在生活上都有很多好伙伴,比如伊朗,卡扎菲可以说是人人唾弃,但巴沙尔不是。

综上所述,叙利亚局势动荡的原因不仅是内部巴沙尔政权与反对派的矛盾引起的,内部还受叙利亚本身的地理位置、叙利亚当前国情和巴沙尔本人的影响,外部还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追求自身利益的影响。但在这所有原因当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问题。所以,只要是西方国家的利益一天得不到满足,叙利亚的局势就一天不会安定。

叙利亚是一个人口小国,却算得上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其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几乎用于出口,资源的附加值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这个资源丰富的国家已经垂涎已久,这次叙利亚国内反对派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给西方国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所以,叙利亚的局势在最近一段时间内是难以解决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